如何正確拿筷子?

 2025-11-21 12:48:32    9534  

筷子現在是我們現在中國人餐桌上最常用的工具,由於中國文化在世界上越來越普及,甚至現在很多外國人都放下刀叉,學起了中國筷子的使用方法。

雖然筷子的出現已經有三千年歷史了,但是我見過很多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方法並不標準,就像學生的握筆姿勢一樣,雖然都能寫出字來,但是不正確的姿勢卻是費力的,並不利於協調用力。

為了演示筷子的正確拿法,我們把步驟分開來說,首先右手先拿起一根筷子,用兩個點先支撐起這一根筷子:無名指的指甲根部和右手的虎口。然後另一根筷子放在食指第一關節與中指第一關節之間,通過運動拇指、食指、中指的第一關節,配合第一根筷子就可以夾菜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易經. 繫辭上》中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其實兩根筷子也分陰陽。主動的筷子為陽,從動的筷子則為陰。所以中國的筷子非常有文化內涵。比如說筷子的起源。

說起筷子的起源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據說,商朝時候的紂王弒殺成性,就連菜的溫度不合適,就要殺死為他做菜的廚師。有一次,妲己為紂王吃飯,發現有一款菜非常的燙,於是妲己非常害怕紂王又會發火從而引起殺人的舉動。妲己情急之下,把頭上的金釵取下來,夾住菜,喂紂王吃,在一夾一送一吹之間,菜就不燙了,避免了紂王的一次發怒。

後來妲己派人打造了一副金箸,這就是筷子最早的雛形了。當然,關於筷子形成的傳說有很多。

我非常喜歡中央電視台的一個關於筷子的公益廣告,它分為啟迪、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守望、感恩八個故事片段,講述了一雙簡單的筷子,卻承載了中國人數千年的情感,讓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里的團圓飯都吃的有滋有味。

                        

中華民族是一個友好的民族,我們經常聽朋友說,來嘛,來我家吃飯嘛,就是多一雙筷子的事的嘛,莫要客氣啊!

我們經常說,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這些樸素的道理都值得我們中國學習,團結、勤勞、樸實,是我們中國人的標籤。

從某種意義上說會使用筷子,成了一個中國人的標籤,老祖宗傳下的習慣,我們要繼承發揚下去。我們不要覺得吃一次西餐,用一次刀叉就是幸福的標誌,我們不要崇洋媚外,我們自己民族的特有的文化絕對值得我們驕傲,又何必外求呢?尼克松曾寫過一本書叫做《1999,不戰而勝》,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中國的年輕人都該覺醒了!

       

學會正確使用筷子,並且了解筷子的歷史文化,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國人!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是不是一個外國友人,筷子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象徵,只要一提到你是一個中國人,一般外國人腦海里就會出現功夫、大熊貓、餃子、筷子,最近中國的小籠包在國外也很火。用筷子在外國人眼裡是一件很難、很麻煩的事情,但是其實用筷子一點也不難,而且它還是練習手指靈活度的最好玩具。

      從記事起就會用筷子了,都忘了老爸老媽啥時候教的了,好像這是一件與生俱來的事。想要很好的用筷子就需要五指的靈活配合,只要配合好了,想夾什麼就夾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一夾一個準。

     筷子的長度很長,一頭粗一頭細,拿起筷子後,先不要著急,仔細觀察一下,然後把它粗的那頭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用你可愛有力滴大拇指壓住,選擇你鍾愛的那一根筷子放在食指和中指第一節指節之間,用小指節狠狠夾住,作為你的獨寵皇貴妃,它的位置是誰都不能撼動的。

     現在就剩下一根不受寵的筷子了,既然不受寵就讓它多做點活,但是它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性子,你需要用無名指和小拇指管住它,不讓它作妖,這時候就是你發揮無上威嚴的時候了,無名指讓它做什麼就做什麼,讓它張開就張開,讓它閉合就閉合,無名指就是你的大管家,這樣很輕鬆就夾住菜啦,是不是超級簡單。

      我們中國人有可能是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所以比較容易學,但對於外國友人可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對於初學的外國友人我有另外一種簡單的方法,只需要藉助一個小小的道具,你就可以輕鬆駕馭這雙頑皮的筷子啦。

      拿到新包裝的筷子之後先不要把它的包裝扔掉,把它捲起來放在筷子粗的那一頭的中間,然後拿一個一次性橡皮筋把兩根筷子綁起來,這樣筷子就有彈性了,還不會亂跑,用起來方便的不要不要的,外國友人可以試試哦!

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1,使用前筷尖要對齊

2,使用時只動筷子上側

3,使用中指,拇指,食指3根手指輕輕拿住

4,拇指要放到食指的指甲旁邊

5,無名指的指甲墊在筷子下面

6,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夾住筷子將其固定住

7,筷子後方留1厘米左右。


(非礼勿视)畸念全集最新列表
北交所上市的整个流程和时间节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