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8:13:15 7648
9月21日晚
第34届“飞天奖”
第28届“星光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
在云南取景拍摄的电视剧
《去有风的地方》《漫长的季节》
获得优秀电视剧奖
讲述古滇文明的故事的《寻古中国》
获得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走进云南阿者科村的《山水间的家》
获得优秀电视文艺栏目奖
两部获奖电视剧在云南取景拍摄
9月21日晚,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在福建厦门举行,共16部电视剧入选该名单。其中,在云南昆明、大理取景拍摄的《漫长的季节》《去有风的地方》两部电视剧,榜上有名!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主要取景地为云南昆明。昆明的蓬勃与和煦,赋予了剧中东北独特的复古感,那些富有年代感的老工厂、老街道、老办公楼勾起了不少观众的回忆。该剧播出后,在全网获得了现象级热度和口碑,“漫长的季节昆明取景地”登上热榜,不少游客纷纷前往昆明五钠厂、昆钢废弃铁路专线等拍摄场地打卡,影视IP与文旅产业彼此加持,实现了共赢。
2023年,以大理古城宁静致远的生活风貌为背景创作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海内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该剧细腻描绘了大理风光、淳朴的民居民俗以及角色间温馨感人的故事,引发了对于慢生活、心灵归宿的深刻共鸣,完美地阐释了在大理爱上生活——“来了就不想离开,离开了还想回来”的大理乡愁,成为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让亿万观众认识大理、爱上大理、走向大理,为文化旅游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天然摄影棚”成为大理靓丽的文化名片,为大理和世界双向奔赴搭建了窗口。
《寻古中国》探寻古滇文明
9月21日晚,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在厦门海峡大剧院举办颁奖典礼。其中,《寻古中国》荣获优秀电视纪录片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以“寻根探源,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为主旨,首批推出《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寻夏记》《云梦记》《稻谷记》《河洛记》7部系列节目。
第一集《古国寻踪》透过大量螺蛳壳堆积的地层揭秘古滇文明的起源年代,并通过数以万计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还原古滇人如何将当时发生的“事”一件件地记录下来。这本“无声的史书”为观众勾勒出隐没于史海2000年前的古国场景。
借助云南滇池周边地区的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节目走入一个个考古现场,勾勒出古滇人的生活场景和文明发展脉络。节目首重播累计触达观众超4753.5万人次,首播期间连续两天在同时段开播的节目中(不含影视剧)收视率排名第一,重播期间在全国上星频道同时段排名第一。
《山水间的家》走进云南阿者科村
9月21日晚,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在厦门海峡大剧院举办颁奖典礼。总台综合频道CCTV-1《山水间的家》荣获优秀电视文艺栏目奖。
值得一提的是,《山水间的家》第三季走进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宣传推介阿者科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阿者科,哈尼语意为“滑竹成片之地”,是当地典型的哈尼族传统村落。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前,这里虽坐拥大美风光,但鲜为人知。相对封闭的交通区位、传统低效的稻作农业方式等,制约着阿者科的经济发展,村内一半劳动力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现象明显。
哈尼梯田美景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2018年1月,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应元阳县政府邀请来调研,在遵循遗产保护自身规律基础上,为当地量身打造了“阿者科计划”。以“房、人、田”为基础,65户村民以传统民居、梯田、居住、户籍等入股,通过分红鼓励村民保护传统民居、耕种梯田、保留村籍。
哈尼族姑娘在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的梯田直播抓鱼。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阿者科村是“两山”理论在世界遗产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元阳县还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种植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梯田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梯田综合亩产值由2000余元提高到8000余元。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CMG观察”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央视一套、云南发布、昆明发布
原标题:《“飞天奖”“星光奖”揭晓!这些获奖作品都和云南有关……》
阅读原文
跨服竞技 2025-04-02 17:21:25
皮肤商城 2025-10-04 20:51:26
跨服竞技 2025-10-16 09:12:30
皮肤商城 2025-04-04 22:57:09
皮肤商城 2025-07-09 05:54:15
跨服竞技 2025-09-26 18:00:20
跨服竞技 2025-10-03 00:35:59
跨服竞技 2025-05-29 18:38:12
坐骑图鉴 2025-10-09 03:27:41
坐骑图鉴 2025-04-27 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