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1 03:20:49 2071
「自融」是目前在網貸業內非常熱門的辭彙。自融就是有自己的實體的企業老闆來線上開一個網貸平台,從網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於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從定義上來看,老闆開平台資金的主要用途是自用!
企業來開平台融資,無非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布局互聯網金融,為了將來在在日益火熱的互聯網中分得一杯羹;二是企業現在缺錢了,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更壞的情況就是,平台在銀行借不到錢,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當地的民間借貸機構也借不到錢了,突然發現了網貸這塊新大陸,於是乎先自我進行包裝,然後大規模融資。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識別平台是不是自融呢?
1.平台凈資產。有條件的就實地考察一下,表面上的東西誰都會說,到底有沒有還得自己看。
2.信息透明度。項目是否真實,借款人信息等等。
3.是否有第三方託管,凡是資金沒有第三方託管的都值得懷疑。
4.謹防太高收益,引用業內人士的一句名言:「你盯著人家的利息,人家可是盯著你的本金呢」。銀監會明確規定,平台融資利率不能超過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所以那些收益高達20%的平台,你們就看著辦吧。
以上是最基本的幾點,還有一些細節,大家慢慢積累經驗。
這幾天人人貸涉嫌自融的消息,充斥業內新聞。先是某個自媒體嘩眾取寵,拋出個震撼的消息來吸引眼球,如果不是為了敲詐平台就是為了吸粉,與去年紅途風控的行徑如出一轍;人人貸的回應方式更是有失身份,居然也找了幾家自媒體以人身攻擊的方式回擊,甚至還發公告闢謠。
人人貸啊人人貸,你讓我說你什麼好,你作為行業大佬,是何等身份啊,居然跟自媒體一番見識!你這一回應,正中那些自媒體下懷,你不等於是幫他們宣傳了嗎!
你就不會學學團貸網、積木盒子、玖富都是怎麼做的,置之不理不就好了嗎!看看去年的紅途風控,先是找到積木盒子,要積木盒子將風控外包給他,積木盒子本身就堅持風控不外包,更何況紅途開出的價格是獅子大開口,因此斷然拒絕。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紅途風控把整個行業排名前十的,除了陸金所和紅嶺創投外,給罵了個遍。不罵陸金所可以理解,畢竟罵了也沒用;不罵紅嶺創投,應該就是「本是同根生」吧,畢竟都姓「紅」。結果呢,得罪了整個行業,銷聲匿跡至今。
自媒體,要有自媒體的操守,五塊錢賣一首詩的人,賣的再多也成不了司馬相如。
孤鴻也沒少批評平台,但平台有缺點,為了投資者的身家性命,自當抨擊!試問孤鴻寫的哪句話不是有數據作支持?哪句話是捕風捉影?
回到人人貸,人人貸是最老牌的小額信用貸公司之一,2014年初摯信資本領投1.3億美金,屬於知名風投系。平台運營穩健,只是戰略上略顯謹慎。在2015年行業大爆發時期,人人貸規模幾乎沒有增加,頻繁標荒,逐漸被甩出第一梯隊。2016年2月,人人貸和積木盒子一起與民生銀行簽約了資金存管,也算是最早的幾個銀行存管的平台了。
人人貸也有缺點:人人WE計劃,借款人信息不夠透明;2016年爆出「老賴」在人人貸平台上借款的事件,平颱風控受到質疑;平台又開設融資租賃等企業貸項目,信息披露更是一點都沒有了;利息過低,24個月年化才9%左右,與同類平台相比毫無吸引力。
人人貸優缺點都交代給讀者了,但要說人人貸自融,可就有點冤枉了!
先說什麼叫自融?自融就是平台自己借錢自己花。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自融,都是違法、違規的。自融是p2p平台爆雷的主要原因!盛融在線、國湘資本、中晉系、當天金融(郎咸平給個說法!別說你不認識你大兒子!)、泛亞,甚至780億的驚天巨雷e租寶,哪個不是把錢自融過來,用於揮霍?
自融=爆雷。(你要說恆大、樂視一直自融也沒爆雷,那孤鴻也沒辦法)
權利如果沒有監督,就會被惡魔所控制。
所有擁有權利的人,都喜歡濫用權力。
白花花的銀子,從投資人的手中彙集到平台或老闆的手中,如果沒有監管,那黑眼珠都會變成白色。
誰來監管?誰放貸誰監管!誰擔保誰監管!
前幾天網利寶的蘿蔔章事件,給老賴公司放貸幾千萬,孤鴻了解到一些內情,正在整理一篇文章。懂行的人都知道,網利寶給某企業放貸後,一定會扣押這個企業的五證和公章,在企業需要的時候再「請公章」,因此此事必有隱情。
如果平台是自融,那麼誰監管呢?如果沒有監管,投資人的收益權,恐怕也就名存實亡了。
柬埔寨的紅色高棉,蘇聯的斯大林匪幫,納粹的希特勒,甚至今天長白山東邊的金三胖,在這些沒有監督的權利之下,人民別說公民權了,連生存權都沒了,對吧。
和平時代沒有血雨腥風,金錢就是戰爭。投資人的錢如果被平台自融,血本無歸只是時間問題。
看看人人貸被指責「自融」的「證據」:
所謂的「證據」,僅僅是人人貸關聯的(非控股)一家「坤鵬融資租賃公司」的「收益權轉讓」項目,在平台上發售。
什麼叫「融資租賃公司」的「收益權轉讓」?
王哥的企業需要一筆錢,自己有一廠房的機械設備,找到了小李的融資租賃公司,把設備的所有權過戶給小李,約定兩年後贖回。小李並不把王哥的機械設備拿走,還「租給」王哥使用,王哥按月支付租金。
小李的公司把錢借出去後,獲得「收益權」,王哥按月給小李支付「租金(融資租賃公司的收益叫租金而不是利息)」。但是小李公司的錢,是從投資人的手裡弄來的,給投資人什麼好處呢?於是把「收益權」轉讓給投資人,小李的公司雖然負責放貸,但是只賺取服務費。
你只有證明:借款的王哥和「人人貸」是一家的,才能證明人人貸自融。而現在的證據顯示,放款小李跟人人貸是一家,人人貸跟借款的王哥沒關係!
平台與借款企業不是關聯公司,顯然就不是自融。
最後說一下「收益權轉讓」。這是現在網貸領域最常見的一種運營模式。是普遍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宜信,點開宜信官網,看看每一筆投資的詳情,是不是都寫著「收益權轉讓」?宜信也自融了?
無知者才能無畏,那些自媒體收黑錢時什麼都不怕,其根源在於無知。有機會念書的話,老師會告訴你:所有金融資產交易的行為(不管標準資產還是非標準資產,也不管有沒有在交易所掛牌),都是收益權轉讓。包括炒股。
「收益權轉讓」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叫做「接盤」。當然,是給如花似玉的女神接盤。
微信公眾號:孤鴻論財
平台把錢放自己兜里了
說的好
就是把利用平台給自己融資
分析的很有道理,遠離p2p自融平台。
斐訊和它的聯幣錢包。
一般來講是平台本身有其他產業,開設理財平台只不過是為了獲取更多流動資金,以便於其他產業的持續發展。
自融就是有自己的實體的企業老闆來線上開一個網貸平台,從網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於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從定義上來看,老闆開平台資金的主要用途是自用!
企業來開平台融資,無非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布局互聯網金融,為了將來在在日益火熱的互聯網中分得一杯羹;二是企業現在缺錢了,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更壞的情況就是,平台在銀行借不到錢,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當地的民間借貸機構也借不到錢了,突然發現了網貸這塊新大陸,於是乎先自我進行包裝,然後大規模融資。
平台自融是違法的,風險極大,千萬別投自融的平台。
推薦閱讀:
皮肤商城 2025-10-22 04:25:22
坐骑图鉴 2025-06-11 17:53:55
跨服竞技 2025-09-26 11:37:26
皮肤商城 2025-04-09 20:54:06
坐骑图鉴 2025-04-26 20:55:18
坐骑图鉴 2025-05-06 07:44:19
跨服竞技 2025-04-12 22:05:09
坐骑图鉴 2025-04-05 11:18:12
坐骑图鉴 2025-10-24 07:47:24
跨服竞技 2025-06-03 1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