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北京冬奥组委举办“首批前期驻会志愿者服务期满欢送会”。25名来自相关高校的志愿者,圆满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共同参加欢送活动。
欢迎会在冬奥组委图书馆里举办。会上,驻会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围坐一起,促膝谈心,总结交流志愿服务的成果,共同分享收获与体会。灿烂的冬季阳光照耀在志愿者们青春的笑脸上,使整个欢送活动洋溢着温馨与惬意。
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代表冬奥组委向志愿者表示了感谢和慰问,对志愿者们送上了亲切的祝福。他热情希望,志愿者能认真总结在冬奥组委工作的收获,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冬奥会筹办工作。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于腾是首批前期驻会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热情奉献、忘我付出。虽然从学校到冬奥组委的通勤时间超过3小时,但他坚持每周至少到岗2天,认真工作,并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很快成为所在部门相关业务领域的得力助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已经累计服务近1000小时,受到了所在部门的充分肯定。于腾表示,“我正在与我所热爱的冬奥会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责任感,是我付出和奉献的动力”。接下来,他选择作为第二批驻会志愿者,继续参与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的工作,他的梦想是,要坚持奋战到2022年,努力成为赛会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
志愿者张晓露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她是一名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在2018年岁尾,她圆满结束了作为驻会志愿者的经历,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就业岗位。她说,“我参与信息和知识管理业务领域的工作,主要承担翻译服务。这段志愿服务经历很充实、很愉快,收获满满,让我一生都很受益。”在她到冬奥组委服务的这段时间里,她开阔了国际视野,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应用于实践。她表示,“在冬奥组委志愿服务的时光结束了,但我的志愿服务生涯却远远没有结束,我愿意继续当一名志愿者,去奉献社会。”她和相关工作人员欢快地拉勾承诺,无论自己将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在2022年当一名城市志愿者。
来自清华大学的刘鑫在规划建设部门提供志愿服务。她告诉大家,“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一个规模超大的系统工程,我有幸直接参与了这项工作,应用我的专业知识,为规划设计工作献计出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冬奥组委的老师给予了悉心指导,也提供了很多修正意见,但我为自己能够将智慧留在冬奥会筹办工作中而感到自豪。”
在深入交流中,志愿者们将半年多来的收获作了系统总结。大家普遍表示,自己在实践中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志愿者通过参加冬奥组委组织的招聘考试,成为了正式工作人员,找到了自己参与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新定位。
衣小萌来自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在冬奥组委技术部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她努力提高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还报名参加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的校园招聘考试。她向小伙伴们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是志愿服务让我接触了冬奥,了解了冬奥。我无法释怀这份奥运情结,因此,我希望加入筹办工作这个大家庭,继续为北京2022奋战。”
交流分享之后,志愿者们在《首批前期驻会志愿者纪念册》上留言,写下对冬奥组委的回忆和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志愿者们写道:“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前期驻会志愿者参与冬奥会筹办工作感到十分骄傲”“在志愿服务中,我理解了一份家国情怀的内涵”“我深切祝福北京2022,希望它精彩、非凡、卓越”……
据悉,2018年7月,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北京团市委等单位启动了前期驻会志愿者项目。根据筹办工作的专业人才需求,面向北京地区的5所高校定向招募了首批驻会志愿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积极报名并提交申请。经过测试选拔,确定了25名驻会志愿者,在组委会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服务于组委会13个工作部门,分别担任了语言服务、法律咨询、规划设计、技术保障、创意设计、竞赛协调等业务工作助理,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1000小时。其中,有10人将留岗继续服务。目前,冬奥组委已经启动第二批前期驻会志愿者定向招募工作,预计招收30名左右志愿者。
闫成表示,“实施前期志愿者项目,是践行共享办奥理念,充实组委会筹办工作力量,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欢迎优秀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奥,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目前,冬奥组委已经制定了冬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赛会志愿者招募战略,从往届冬奥会中国志愿者中保留并跟踪培养了300多名骨干。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项目将在赛前2年正式启动,届时将面向全球公开招募赛会志愿者。